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

七年級新鮮人 職場致命傷1

http://rich.nyc.gov.tw/richCandidate/doc/docDetail.jsp?docID=3E651750B40064671EA50B60D90B2810
七年級新鮮人 職場致命傷
更新時間:2009/02/20

七年級新鮮人所面對的職場考驗,比過去任何一個世代都嚴酷,不但外在就業機會與工作條件在惡化,本身工作態度更需要大幅修正,才能撕掉「草莓族」的標籤。

打從2、3年前,七年級生開始大量投入職場以後,媒體就不斷拿這批新新人類做文章,給他們貼上「草莓族」、「不耐操」等負面的標籤。

公平點說,不少媒體的確有把七年級生「妖魔化」的傾向,在諸般批評中,相當比例只是「一代怨一代」的常態,大部分7年級生並不像報章雜誌電視上所說的那樣膚淺、虛榮、脆弱不堪一擊;但是,若就企業的眼光來看,七年級生似乎也不如他們自己想像得那樣無辜。 在職場上,這種認知的差異相當明顯。企業對他們的觀感,與他們對自我的評價,似乎是兩條永不交集的平行線。

去年本刊曾針對七年級生做過一項調查,年輕人認為自己在職場上的弱項主要都集中在「證照」、「專業技能」、「實務經驗」等與專業相關的項目上,僅有1.3%的人認為「工作態度」有待加強。

但是對企業主來說,情況卻剛好相反。
幾乎所有的人資主管都認為,七年級生和五、六年級生剛出社會時相比,並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專業能力差距,年輕人剛出社會,經驗值本來就不高,許多工作環節不夠熟悉,是很正常的事情。甚至,不少人資主管都對他們勇於突破框架的工作創意深表激賞。

但是在「工作態度」上,幾乎所有人資主管都有那麼一點微詞,他們的抱怨主要集中在「持續力」、「教養」以及「國際觀」三個面向。

職場致命傷 1:持續力


跟公司的蜜月期縮短
若指責七年級生對工作缺乏熱情或不夠投入,似乎有欠公允,相反地,他們非常希望能夠在工作上有所表現,或是希望透過工作實現個人目標,只是這種熱情熄滅的速度相當快。

「現代年輕人跟公司的『蜜月期』有縮短的趨勢,」橙智知識管理顧問公司藝術總監洪曉芬說。

人資主管觀察七年級生的流動率,是比前幾個工作世代高3~5個百分點以上。造成高流動的主因與其說是「不耐壓」,不如說是「急欲求成」,加上「對工作本質缺乏真實的認識」所致。 根據企業人資以及顧問專家觀察,以下是幾個常見於七年級生身上的工作盲點:

1「視覺動物」:以貌取公司

洪曉芬表示,七年級工作人在選擇工作時,常是「視覺型動物」。「他們很重視工作『看起來』的感覺好不好,」例如,他們會很重視公司的硬體:門面夠不夠亮眼、辦公室夠不夠稱頭等,更重要的是,這個工作給人的印象夠不夠「體面」。

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來,精品、公關等形象「光鮮亮麗」的行業,能高居新鮮人最嚮往的行業別之列。然而,年輕人可能僅看到行業美好的一面,低估背後所需付出的代價,入行後發覺真相才緊急撤出。

2 只在乎個人目標
洪曉芬並指出,七年級生面對工作,相當「目標導向」——只是這個「目標」通常是他們自己個人的目標,而非組織的目標。

她舉例,橙智之前曾幫國內某知名航空公司的空服員做教育訓練,發覺有非常多的七年級空服員之所以加入航空業,如意算盤是「希望能夠旅遊全世界」。這想法原本無可厚非,問題在於她們對空服員工作的服務業本質缺乏深刻認識,只是一心一意想利用工作實現個人周遊全球的初衷,於是,當他們發現工作所需支付的代價,比自己原先想像得高時,就很容易「陣亡」。

3 急於立竿見影看到成績

大部分人資主管都覺得七年級生「太急了」,希望投入努力,馬上就可以看到成績。 一位知名高級進口車商人資高階主管Jack(化名)表示,七年級生並非沒有企圖心,但普遍缺乏耐力。「他們一出手就希望把事情搞得轟轟烈烈,可是偏偏又不大重視細節,而且,一發覺成效不如預期,熱情馬上就會降到冰點。」

Jack曾帶過某七年級生舉辦教育訓練活動,一開始年輕人也渾身是勁,充滿鬥志,挖空心思盼能舉辦一場回響熱烈的教育訓練活動,他當時超常的熱情固然令人感動,但也讓Jack擔心「事情可能跟他想像得不一樣」。

果不其然,上午八點半開始的教育訓練活動,並未引起什麼戲劇化的熱烈回響。事實上,在多數教育訓練活動中,聽眾這種反應其實滿正常的,主辦者無須太失望,但是這個年輕人發覺場子這麼「冷」,心情頓時盪到谷底。10點半中場休息,活動還未結束,他就撂下一句話:「我不想『玩』了,下半場就交給你了。」

就Jack接觸的經驗,像上述這種一覺得「不好玩」就打退堂鼓的年輕人真的不少。「我實在很想當頭棒喝:工作不是遊戲,它通常都是『不好玩』的;而且,不管好不好『玩』,都得好好完成它!」Jack語帶無奈地表示。

4 「義氣」相挺,集體陣亡

和相對壓抑的五、六年級生相比,七年級生有一個極大的優點:他們容易就能建立志同道合的人際關係。在職場上,很快就可以和年紀相近的同儕打成一片,但另一方面,也很容易彼此影響。

采盟人資經理陳秀玲表示,七年級生非常講「義氣」,彼此相挺,從好的一面來看,這種真誠的特質相當可愛,但如果其中之一不認同組織價值想要離開,也會連帶影響其他人。

采盟以前安置在櫃點的新人,就發生過一人想走,三人離職的狀況。因此,采盟後來便固定安插資深人員駐點帶新人,避免這種「義氣」氾濫成災。

職場致命傷2:教養

不懂待人處事的新蠻族
說「教養」似乎聽起來有點言重,但人資主管確實對七年級生無厘頭的表達與待人接物方式感到棘手。在職場上,主管們所謂的「教養」是指:希望員工能夠表現出知書達禮、優雅合宜的應對進退方式。不過,顯然他們是有點失望:其一是中文表達能力不足;其二是不懂禮節

因為教育政策並不重視文字組織能力,加上網路盛行的緣故,年輕人普遍在文字表達的能力上較弱。匯豐銀行人資處副總裁朱敏杰曾收過一封e-mail:「我住在台中,為什麼你們的說明會都只在台北舉辦不到中部來?希望也可以到中南部來辦。」信末,還加上一句「886!」(bye bye嘍!)不知天高地厚的口吻,加上非正式的用語,讓他又好氣又好笑。

台灣大哥大企劃長室副總經理莊財安也表示,七年級生在文字表達上明顯遜於五、六年級生,因此針對許多職缺,特別要考書寫能力。

就連科技業的明基電通,應徵新人時也要加考作文。他們並不是要找出生花妙筆的人才,而是要考驗新人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,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清楚組織出來。

另外,人資主管們也希望年輕人能多加強應對進退的禮節。洪曉芬舉例,某次有客戶到公司拜訪,由一位七年級小朋友負責接待,按理說端上茶飲以後應該客氣說聲「請用茶」,但那位小朋友卻大喇喇地說,「你喝喝看這好不好喝,不好喝的話我再幫你換!」甚至還有人跟穿著寬鬆的客戶「裝熟」,開起玩笑來,「你穿這樣好像孕婦哦!」大大得罪該客戶。

洪曉芬並希望七年級生在穿著上能夠比較重視「合度的美感」。或許他們很勇於創新,希望能透過各種方式凸顯個人風格,但那未必適合工作場合,也不見得具有美感。

職場致命傷3:國際觀

國際競爭力漸居下風
讓洪曉芬憂心的是,因為教育方向不斷向所謂「本土化」傾斜的緣故,反而削弱年輕人的人文素養與國際觀。

以英語程度為例,台灣學生托福成績不但在全球排名難看,在亞洲也輸給中國、香港、南韓這些主要人才市場上的主要競爭者,從2002年到2004年,連續3年在亞洲排名倒數第六。

雖然七年級生可能比所謂的「LKK」好上許多,但未來是一個國際競爭的時代,不可忽視語言這項工具。

1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工作不是遊戲,它通常都是『不好玩』的;而且,不管好不好『玩』,都得好好完成它!

認同這話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