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rich.nyc.gov.tw/richCandidate/doc/docDetail.jsp?docID=3E651750B40064671EA50B60D90B2810
變調的職場 1 :成功,不再依附於組織
相對於五、六年級生,職場上的七年級生比較沒有權威意識。不過,人資主管們對此倒是持中性看法,用在好的地方,可以突破框架;但過猶不及,就可能演變成不服管教,一跟長官衝突就輕易拂袖而去。
洪曉芬表示,七年級以前的人,對於「成功」的定義,仍比較傾向是「組織內的成功」,換句話說,追求的是「如何在企業中出人頭地」;但是,七年級生成長背景卻是百家爭鳴的年代,他們定義的成功與傳統定義不同,個人不一定要依附於大公司,賣雞排、擺地攤若能賺到錢,也是一種成功。
加上網路這個新平台的出現,使得開店變得簡單,於是當他們在組織中遇到不順遂時,比較不會像以前的人那樣忍耐,大不了離開體制,自己開店賺的錢未必比較少,還不用看老闆臉色。
變調的職場 2 :失去跟資方談條件的籌碼
不過,進口汽車代理商人資高階主管Jack仍語重心長地勸告年輕人,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,絕大多數的人最終仍須隸屬於組織。但是,他們面臨的這個職場,卻遠比五、六年級還要嚴酷許多。
Jack回想自己8年前剛出社會時,遍地是機會,稍有條件的年輕人,不難找到理想工作;但現在局勢完全改變,物價居高不下,新鮮人起薪卻節節敗退,而且人浮於事,好牌全在莊家(資方)手中。
變調的職場 3 :網路求職工具,扼殺低學歷機會
特別是學歷較差的七年級生,新型履歷篩選工具的問世,對於他們出線「機會」的戕害更深。Jack表示,網路銀行已成新鮮人求職主要途徑,對企業主來說,網路人力銀行是個非常強大好用的工具,他自己的公司也很喜歡用;對求職者來說,新工具似乎也很方便,不必一家家麻煩地投遞履歷。
但年輕人可能不瞭解的是:正因為其強大,企業者可以輕易設定條件(例如學歷、學校、經歷、證照等)做篩選,不符條件者,第一輪就被刷下來了。
比如說,在眾多條件中,「學歷」是最常被設定的條件,因此,學歷好壞的差別命運比以前擴大許多。學歷好的學生手頭可能有7、8個面試機會,學歷沒那麼亮麗的學生,履歷卻可能猶如石沈大海,毫無音訊。
年輕人常戲稱收到企業面試不合的婉拒函為「好人卡」(這個詞彙原本是用作「告白被拒」),但是在網路篩選機制下,根本連被發卡的機會都很渺茫。因為「篩選條件一設定,你連『被看到』的機會都沒有!」Jack明白表示。
過去,履歷表是紙本的,甚至還是手寫的,二流學校的畢業生,可能透過工整的字跡、別出心裁的履歷表撰寫方式,爭取良好的第一印象,出線獲得面試機會。但現在線上履歷的格式是固定的,根本沒有太多博取好感的空間。
人生經營術 1:學習等待
求職就已經不容易了,加上其他地區廉價人才的競爭等因素,七年級生面對的職場,是一個時間壓力更大、出頭機會更少的險惡狀況,他奉勸七年級生「人在屋簷下,不可不低頭」,凡事虛心、耐心一點,對自己是有好處的。
「世界上沒有盡如人意的工作,更不要期待老闆跟你是同一種人,」他把話說得很白,「機車」的老闆們今天能坐在那個位置,不見得是因為比你天縱英才,但可以肯定的是,他們「忍」功比你們好,過去10年來可能小心耕耘,沒有出過大紕漏,「學習等待,是七年級生的首要課題。」
人生經營術 2:逆向求表現
洪曉芬也說,既然大家對七年級生有既定的刻板印象,那何不操作這之中的「反差」效應?多一點自我管理的紀律、多一點應對進退的禮貌規矩、多一點優雅的美學涵養,自然可以創造鮮明印象,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1 則留言:
這與黃文博老師講的:【盡可能賴在職場】的觀點雷同喔~
張貼留言